设为首页 | 网页收藏 | 联系我们

您当前位置: 主页 > 公路文化 > 职工活动 > >> 正文

科技创新拓思路 奋力拼搏树品牌

发布时间:2013-03-04 00:00 来源:孝感市公路管理局   作者: 阅读次数: 【字体:

 

   

  2012年,直属分局先后进行了旧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技术、桥梁粘钢加固技术、沥青层就地冷再生技术、稀浆封层、半柔性路面、养护保温箱等新型技术和工艺的应用。同时结合自身特点,与武汉大学、长安大学、交通部公路科研所等科研单位密切合作,加大了新技术在日常养护中的研究和推广。

  一、共振碎石化技术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的应用

  共振碎石化技术选用美国共振机器公司生产的RB500系列共振破碎机,设备具有独特的共振技术可以持续产生高频低幅的振动能量,通过破碎锤头使旧水泥混凝土板块碎裂成3㎝以下粒径的碎石层,有利于从根本上减小或避免反射裂缝的发生,对基层、路基及周围的结构设施无损伤。具有施工周期性短、环境污染少、有效防止或延缓沥青混凝土面层出现的反射裂缝等病害,采用共振碎石化技术实施的“白改黑”路段建成通车后,效果良好,有效地改善了路容路貌。

  二、桥梁粘贴钢板

  桥梁粘钢加固技术是近年来在危桥加固技术中一个大力推行的方案。该技术是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用一种高强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,使原混凝土构件与钢板能可靠的粘结成一个整体,使混凝土构件产生一种良好的应力状态,从而大幅度提高混凝土构件结构承载能力。该技术具有施工工艺简单,速度快、对交通影响较小、适用部位广泛等显著特点。该局近几年对管辖的沦河大桥、军农立交桥、环水河大桥等近十座桥梁均成功采用了该技术,通过武汉大学有关单位检测,加固取得了预期效果。

  三、沥青层就地冷再生技术

  沥青层就地冷再生技术是采用专用的就地冷再生设备(维特根WR2500S),对沥青路面进行现场冷铣刨、破碎,掺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(必要时)、再生结合料、活性填料(水泥、石灰等)、水,经过常温拌合、摊铺、碾压等工序,一次性实现旧沥青路面再生技术。该工艺是一项成熟的技术,可以保证路面再生结构层厚度均匀稳定、混合料拌合充分,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厚薄不均、混合料质量不稳定等现象。该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就地再生,原料利用,不增加大量的石料。施工过程中不中断交通,不产生新的建筑废料,施工受季节影响小,生产周期短。

  从2009年至今,该局冷再生先后参与了107国道、黄陂区黄土线、汉川蔡城线、京珠高速等大中修工程项目,总计完成约157公里的养护任务。

  四、稀浆封层∕微表处施工技术

  稀浆封层是常温条件下将乳化沥青、级配良好的矿料、填料、水和添加剂按照合理的配比拌合的稀浆混合料,及时、均匀地摊铺到路面形成的薄层。

  微表处是一种由(改性、聚合性)乳化沥青、集料、填料、水和添加剂按合理配比,通过专用设备拌和并摊铺在原路面上,达到迅速开发交通的薄层结构。具有耐磨、抗滑、防水、修复车辙等技术性能,是一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用新材料、新工艺、新结构。

  该局于2011年4月购进美国VSS MP-12B稀浆封层∕微表处设备,先后在孝感城区、孝汉大道三期工程、云梦、应城、汉川、安陆、孝昌等地进行施工。在施工中,稀浆封层/微表处技术充分发挥了(改性)乳化沥青的优越性,具有成型快、工期短、施工季节长,可以夜间作业的特点。特别适用交通量大的高等级公路路面养护,是一种快速、方便、经济、实用的路面养护新技术,具有客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目前已施工60余万平方米,获得了各县市区公路局的好评。

  五、半柔性路面

  半柔性路面是一种新型刚柔并济的路面,其可以充分发挥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材料的特点,具有抗车辙、抗推移、减少伸缩、提高路面材料的应力松弛性能等优良性能,还具有耐油、耐酸、耐热、耐水、抗滑以及景观装饰效果等功能。今年,在市公路局的支持下,直属分局在省道汉宜线朱湖段进行了0.5km的半柔性路面试验,该新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沥青路面出现车辙、坑槽等早期病害,通过施工收集掌握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,目前效果良好,正在进行后期跟踪研究。

  六、保温箱

  2012年3月,该局引进养护保温箱,摒弃了传统的沥青加热方式。利用自身加热系统加热箱内的混合料到预设的温度,然后进行保温,而且系统会不断对混合料进行搅拌,类似于常见的混凝土浇灌车,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地方进行作业,不仅高效环保、而且省钱省力。

  七、沥青铣刨料的再应用

  随着公路建设重点逐渐从新建向养护维修转化,该局大胆采用沥青路面铣刨料做基层,在107国道大修工程、省道汉宜线大修工程中成功引用推广。从运营效果看,运用了铣刨料做基层的路段路况非常好,不仅车辙少、而且路面平整度也很好,解决了铣刨料的占用资源和污染问题。

  通过对新技术和工艺的引进、使用、积累和总结,直属分局逐步完善自己的实验室实力,增强机械设备和人才的储备,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,形成较强的新技术运用和施工能力,提高市场竞争力。

  一、优化环境 不断创新

 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精神的重要要求,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把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作为单位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。建立一把手主抓,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模式,为单位开展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推广提供良好工作氛围。该局与武汉大学合作,推广了粘钢技术在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应用;与长安大学,交通部科研所合作进行了半柔性沥青路面抗车辙结构的课题研究;自身进行了洗抛废旧材料的再利用试验等。

  二、科技投入 硕果累累

  直属分局列养道路104公里,其中国道55.6公里,省道22.72公里,县乡道26.47公里。随着公路等级的日益提升,车流量压力日益增大,养护技术需要不断突破和发展。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直属分局加大对新型养护机械设备的投入。2009年,投入800余万元引进德国维特根冷再生设备,成为省内第二家具备公路冷再生施工能力的单位;2011年,投资200多万元引进稀浆封层/微表处设备,该设备先后在孝汉三期,316国道、云孝大道、汉宜线等线路施工,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和效果;在汉宜线朱湖段进行0.5km的半柔性路面试验。该试验得到了省公路局的高度重视,章征春副局长亲自到施工现场研究指导。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,该试验段施工圆满完成。从近几个月的通车情况来看,该段路况良好,各项指标初步达到了设计要求。

  三、积累经验 打造品牌

  经过前期的引用和推广,该局对新技术的应用也有了较深的体会和认识。一是针对不同的路面病害,要认真调查、分析,查找出原因,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处置方案。二是在新技术施工过程中,应该注意以下事项:在沥青层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中,由于施工工艺较复杂,在施工温度、压路机碾压、过程控制等方面需要更加严格,以保证路面施工质量。在稀浆封层/微表处技术应用中,施工质量方面对乳化沥青、骨料、矿粉、水泥等物料的要求较高等。三是要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,对新技术的运用进行综合分析,总结经验,查找不足,做好技术储备工作,为熟练掌握新技术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。